聯系電話:0311-87029196
國家政策
省住建廳印發《2020年全省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要點》
為繼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建設一流營商環境體系,根據國家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總體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工作安排,5月29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2020年全省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要點》(以下簡稱《要點》)。
    《要點》明確2020年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目標:完善省、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功能,全面實現與同級政務服務平臺、投資項目在線監管平臺、中介服務平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各專業部門自建業務系統的對接,設區市、雄安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在所轄縣(市、區)應用覆蓋率達到100%,審批數據上傳延時小于10分鐘;大力推進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和區域評估政策落地見效,項目聯合審圖、聯合驗收率達到90%以上,培育區域評估示范項目15個;推進施工許可在線辦理,全面實行施工許可電子證書,鼓勵其他許可證書電子化,減少申報材料報送量。建成全省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要點》明確四方面16項重點任務。
繼續精減審批環節
1.集中審批事項。除法律、法規和國家明確規定由省級實施的審批事項外,按照既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又與審批層級相銜接的原則,繼續下放審批權限至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雄安新區,并加大業務培訓、技術支持力度,提高承接能力。全面落實審批事項省、市、縣三級權力名稱、類型、依據、編碼相統一的“三級四同”清單,確保工程建設項目相關審批事項向行政審批局和政務服務中心“應劃盡劃”“應進必進”,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審批權力的集中度。推進審批事項同級化、屬地化,減少市、區兩級同一項目不同審批事項的層級差異。
     2.精減審批事項。結合法律、法規立、改、廢情況,再合并、取消一批審批事項。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用地批準書合并辦理。使用經依法批準的建設用地進行建設的項目,不再辦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簡化社會投資的中小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對于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項目,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核,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合并在一個審批階段辦理。其他符合條件的工程建設項目,探索將工程建設許可和施工許可合并為一個階段辦理。
     3.嚴格審批時限。將社會投資環境影響小的單體地上建筑面積不超過2500平方米的辦公建筑、建筑面積不大于10000平方米的普通倉庫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20個工作日。嚴格落實“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制度,嚴控每個審批事項用時,實行缺席、超時默認,避免審批事項超越承諾時限影響對整體審批質量的評估。
深化審批方式改革
4.推行數字化聯合圖審。建立施工圖審查管理信息系統,推進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對接。完善施工圖設計文件聯合審查措施,全面實行施工圖設計文件聯合審查全程數字化、無紙化,相關部門共用審查結果,直接依據審查結論作出審批。
      5.整合測繪事項。落實“多測合一”要求,推進竣工驗收階段規劃核實、不動產登記、結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等測繪業務整合,規范標準,實行一次測繪、成果共享,避免重復測繪。
      6.實施聯合驗收。堅持驗收法定原則,凡法定驗收事項一律納入聯合驗收。加強督導落實,堅決避免體外循環等“假聯合”現象發生。法律、法規未規定以驗收方式實施的行政管理事項,一律不得采取驗收方式實施。
      7.落實區域評估政策。對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節能評估、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氣候可行性論證、環境影響評價、考古調查勘探、規劃水資源論證等8類評估評價事項,推進每類評估評價事項至少選擇一個市,各市、雄安新區至少選擇一個開發區(園區、片區)和一個評估評價事項組織開展區域評估,由區域評估替代項目逐一評估(詳見附件)。在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區(園區、片區),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包含的項目,簡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內容。
      8.深化告知承諾制。對小型倉儲和改建項目,開展“清單+告知承諾制”試點,按照全流程、全覆蓋要求精減審批事項,根據項目特點和風險等級,編制告知承諾制審批事項清單和告知承諾制事項清單并向社會公布。對于實行告知承諾制的審批事項,制定并公布具體要求及承諾書格式文本,申請人按要求作出書面承諾并提交約定的材料后,審批部門直接作出審批決定。建設單位應在竣工驗收前取得相應審批文件或證書。
      9.推廣電子證照。全面實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電子證書和全程網上辦理,實現“網上申報、網上審批、限時辦結、自行打證”,不再要求市場主體提交紙質材料。鼓勵有關部門和各市、雄安新區,積極探索對其他審批事項的許可證書實行電子化,不斷改善市場主體的體驗?! ?nbsp;    
推廣審批系統應用
10.完善審批系統。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同級政務服務平臺、投資項目在線監管平臺、中介服務平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各專業部門自建業務系統的實時對接,探索相關審批系統融合互通。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國家系統對接水平,提高數據推送質量和效率。同時,加強安全監管,確保審批管理系統安全、穩定、有效運行。
      11.推廣系統應用。推進設區市、雄安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在所轄縣(市、區)全覆蓋,改革范圍內所有工程建設項目(涉密項目除外),全部在審批管理系統中完成所有審批流程,堅決杜絕在系統外審批或線下審批、線上錄入“兩張皮”現象發生。
完善項目審批和監管體系
12.落實項目生成機制。推進“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完善“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內容,對接重大項目庫,健全工程建設項目策劃生成機制,通過“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參與項目策劃生成,細化各項規劃和建設要求。每個設區市至少打造一個通過“多規合一”業務協同策劃生成項目的案例。
      13.提升窗口服務水平。規范政務大廳工程建設項目綜合受理區管理,加強對受理人員、審批人員和代辦人員培訓,加強對建設單位的指導幫助和代辦服務。優化包括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的“一張表單”,結合“三級四同”清單,在設區市市域范圍內統一審批事項和申報材料,實行跨階段材料共享,最大限度避免重復報送。
      14.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雙隨機”監管平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數據共享。負有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加強對告知承諾審批事項履行承諾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承諾人未履行承諾的,應當提請審批部門依法撤銷行政審批決定并追究承諾人的相應責任,實施失信懲戒措施。
      15.實施信用聯合懲戒。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中嵌入聯合懲戒系統,限制被列為聯合懲戒對象的失信主體享受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便利。
      16.優化中介和市政公共服務。規范中介服務標準,推進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建設。減少行政許可特別程序事項,壓減非政府審批用時。供水、供電、燃氣、熱力、排水等市政公用服務全部入駐政務大廳,用水、用氣報裝壓縮至4個工作日以內。
來源: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上一篇:《必須招標項目的招標實務指南》之“招標文件的編制”(中)      下一篇:關于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申請實行無紙化受理的通知
18禁又污又黄又爽的网站不卡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影院_全彩无码无遮挡调教老师本子_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